保障糧食安全,我市再出重拳。昨日,市糧食和物資應急保障服務中心項目開工。這個總投資6.6億元的項目將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倉型、最領先的工藝,打造成全國綠色儲糧標準化的標桿。市委副書記朱愛勛、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張生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峰楓、副市長馬良、市政協黨組成員陳錫倫出席開工儀式。
近年來,我市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仍存在小散舊糧庫約占30%、部分倉儲設施水平不高的問題。為構建更高質量的糧食和物資安全保障體系,我市將在2022年至2024年淘汰40萬噸原糧倉容,新建40.78萬噸原糧倉容、3.5萬噸成品糧倉容、2.3萬平方米物資儲備倉容。該項目打響了我市“十四五”糧食倉儲設施現代化建設的第一槍。
這個占地111.4畝的項目,集納了哪些先進科技元素?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這里的散糧高大平房倉將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雙層頂自然通風屋面架構工藝及橫向通風、充氮低氧保糧技術,可實現準低溫儲糧保管,達到綠色儲糧目的;成品糧低溫庫將設立密集型存儲貨架,引入“碼垛機器人”,成為國內第一個采用提升機+穿梭車為組合的全自動化專門成品大米存儲倉儲設施。
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將與現占地353畝的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一期項目連成一體,形成集糧食倉儲、物資儲備、糧食物流、糧食加工、市場交易、信息化服務、質量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糧食物資保障平臺和綜合型科技物流園區(qū),更有力地保障區(qū)域糧食安全。